DU JIANG YAN XING FU LU JIAN ZHU ZHAO MING SHE JI
項目地點:四川 都江堰
規(guī)劃設計:
業(yè)主:都江堰市建設局
項目簡介:
幸福路西起玉壘山腳城隍廟,東至蒲柏橋,街長800米。清代名為東正街,寬6米,可通馬車。民國初,易名東街。1958年3月21日,因毛澤東主席視察灌縣經過此街,后改名“幸福路”。幸福路是城區(qū)主要街道和城市核心,清代和民國時期已經是車水馬龍,商貿繁榮?!?.12”大地震重建中,沿街建筑汲取了明清建筑元素,薈萃了川西庭院建筑和都江堰水文化特色,古風古韻不減當年。
2009年災后重建,政府對古城南橋等片區(qū)保留建筑物外立面進行綜合整治,項目包括南橋(龍池商住城側)、東門口至三泊洞河面、幸福路(東門口至玉壘山)臨街保留建筑,按照清末民初建筑風格進行改造,約需改造建筑立面面積為18246平方米。兩處試點房屋風貌整治:對都江堰市古城柳河片區(qū)保留建筑物外立面進行綜合整治點,兩處試點房屋風貌工程包括楊柳河邊1-13樓、花光商場(家美福超市)兩處保留建筑,按照清末明初建筑風格進行改造,約需改造建筑里面面積為3200平方米。
“5·12”汶川特大地震后此街又進行了重新規(guī)劃設計。如今,幸福路的入口處還新建了宣化門,將路口嚴實地保護起來,如果將城門一關,整條幸福路就好似一條狹長的院落。宣化門上高掛著“玄之又玄”匾額,似乎想道出幸福路的奧妙,十分耐人尋味。街道兩旁引入了溝渠泉水,泉水的源頭就在街道盡頭,行走在淙淙的流水間,眼前是頑愚的山石和仿古盆栽,這條700多米長的現(xiàn)代商業(yè)街洋溢著絲絲山野的氣息。
幸福路的西端盡頭是玉壘山公園,它與都江堰水利工程、離堆公園、二王廟一起組成了都江堰景區(qū)。在幸福路盡頭左轉可以到達南橋,這橋下滔滔的岷江水,就是千百年來滋潤天府之國的幸福之源。